中國國象男隊四年收獲三冠
中國國象男隊四年收獲三冠 神發(fā)揮背后有妙著
6月28日,中國國際象棋國家隊男隊隊員李超(左一)、余泱漪(左二)、丁立人(右三)、韋奕(右二)、溫陽(右一)和總教練葉江川合影。新華社記者 賈宇辰 攝
7月1日,國際棋聯(lián)如期刷新了國際象棋棋手等級分榜。24歲的丁立人以2781分躋身前十,在他身后,余泱漪、韋奕、李超的等級分也都提升不少。如此集團式的強勢表現(xiàn),來自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——在6月26日結束的2017國際象棋世界團體錦標賽上,中國國象男隊成功衛(wèi)冕,4年內拿下了第三個世界團體冠軍。
全部9輪比賽,7勝2平積16個場分,36盤棋無一敗績。這樣的“神發(fā)揮”,甚至超過了2014年奧林匹克團體賽上的首次登頂。“中國國象男隊已經(jīng)邁入了世界超一流水準的行列。”面對接二連三的歷史性突破,向來謙遜的中國國象隊總教練葉江川難掩豪情。在歐美棋手壟斷多年的男子國象世界,一支來自東方的勁旅正昂首崛起。
關鍵場次,總有隊員挺身而出
6月28日大清早,當中國男隊風塵仆仆出現(xiàn)在首都機場時,瞬間被記者包圍。丁立人緊緊抱著的水晶獎杯,分外惹人注目。而首次圓了團體冠軍夢的老將李超笑言自己有種“戴罪立功”的感覺,“這一次把之前欠下的都補回來了。”
在中國男隊此次衛(wèi)冕之路上,28歲的李超扮演著“關鍵先生”的角色。第七輪之前,中國隊與最大對手、東道主俄羅斯隊差一個場分。在這場決定冠軍走向的對沖戰(zhàn)中,坐鎮(zhèn)第四臺的李超執(zhí)白力克費多謝耶夫,幫助中國隊贏下了寶貴一戰(zhàn)。而這盤棋,也是亞軍俄羅斯隊整個比賽唯一丟掉的1分。
更為神奇的是,李超在最后3輪上演了“帽子戲法”,中國隊正是憑借這三連勝邁上了頂峰。尤其是最后一輪對波蘭隊,賽前隊里制定的戰(zhàn)術是,兩盤白棋盡量給對手施壓,兩盤黑棋盡量頂住。在一臺和三臺相繼和棋后,決定勝利的天平落在余泱漪和李超兩盤白棋上。前14個回合兩盤棋居然完全相同,隨后,余泱漪選擇立足不敗,而李超的積極戰(zhàn)斗最終拿到鎖定冠軍的一勝。
“我們在關鍵場次總有隊員挺身而出!”當被問到中國隊獲勝的關鍵因素時,中國男隊主教練徐俊如此表示。從2014年打破歐美棋手87年的壟斷奪得奧賽冠軍后,中國男隊已然成為國象世界的“新靶心”,面對不甘失去領地的對手,小伙子們以一腔無所畏懼的熱血迎接挑戰(zhàn)。本屆世團賽,在一場場硬仗中,丁立人、余泱漪、李超都拿到了關鍵性勝利。
“這支隊伍現(xiàn)在越來越成熟,逆境的時候能夠拼出來,領先的時候能夠穩(wěn)得住,特別不容易。”見慣大場面的葉江川對小伙子們的表現(xiàn)贊賞有加。從奧賽首次奪冠時歐美媒體一片震驚,到上屆世團賽最后一輪烏克蘭隊為保亞軍集體提和,再到如今中國隊以不敗戰(zhàn)績強勢衛(wèi)冕,已然折射出中國男子國象實力與地位的變化。
精誠團結,不是一個人在戰(zhàn)斗
中國國象隊有一個慣例,每到大賽都會建立媒體微信群,賽后從教練到隊員第一時間接受采訪。而這種跨越空間的聯(lián)絡,還存在于前線隊員與后方老棋手之間。棋局的每一絲波動,都牽動著眾多國象人的心。
李超對陣“老冤家”費多謝耶夫之前,遠在國內的奧賽冠軍功臣倪華為他的開局提出建議,建議下比較穩(wěn)健的柏林防御,最終李超啃下了這塊“硬骨頭”。“2014年奧賽我?guī)退@一次他幫我。雖然他不在,但就像在我們身邊,在這個大家庭中。”李超由衷地感謝老大哥的鼎力相助。
國象各強隊的水平往往在伯仲之間,臨場發(fā)揮和團隊配合起到?jīng)Q定作用。而中國男隊不斷實現(xiàn)突破的“秘密武器”,正在于隊伍強大的向心力和默契度,越到大賽越能激發(fā)拼搏精神,整個團隊人人守土有責。后方棋手24小時待命猜棋、做數(shù)據(jù)統(tǒng)計、商討棋局戰(zhàn)略。這樣擰成一股繩、前后方“總動員”,在其他強隊幾乎不可能出現(xiàn),而在中國隊卻成為傳統(tǒng)。
如此精誠團結,不只表現(xiàn)在大賽時,而是貫穿中國男子國象“綠葉變紅花”的整個嬗變。從通過國象甲級聯(lián)賽、儋州國象超霸戰(zhàn)等賽事增加實戰(zhàn)機會,到積極組織棋手走出國門參賽、訓練,中國國象協(xié)會下的每一步棋,不斷積累集團作戰(zhàn)優(yōu)勢。國象隊內形成了良好的競爭機制:既鼓勵年輕棋手奮勇爭先,也歡迎老棋手再立新功,讓每個人有發(fā)光發(fā)熱的機會。丁立人、余泱漪、韋奕這3個90后領軍者,還獲得了定制與超一流棋手對抗賽的難得資源。最終,正是以“三駕馬車”為核心,鑄就了中國男子國象的黃金時代。
“在我當棋手的年代,中國隊拿男子世界冠軍幾乎是不可想象的,現(xiàn)在隊伍的實力已經(jīng)到了,大家愛這個項目,愛這個集體,我們會一直強大下去。”作為男子國象從弱到強的親歷者,徐俊由衷為弟子們驕傲。
勵精圖治,仍有高峰需要翻越
當世團賽的硝煙散盡,回憶起并肩戰(zhàn)斗的日子,李超說令他最興奮的一刻,是成功“復仇”俄羅斯隊時。“上一次贏他們還是2011年,也就是6年前,這一口氣一直沒有出,一直被壓著。”他坦言,上一次贏或許還有運氣成分,而這一次贏,讓俄羅斯隊沒話說。
在國象世界里,俄羅斯隊就像一座高山,依靠雄厚的國象底蘊、人才儲備和單兵實力,多年來坐穩(wěn)“老大”交椅。此外,還有烏克蘭隊、美國隊等勁旅橫亙在前。中國男隊努力翻越的,不只在于競技場上的較量,更有人才厚度、普及廣度、社會影響力等重重屏障。
最新的世界前100名男棋手榜單,俄羅斯隊占據(jù)了22席,而中國棋手包括棋后侯逸凡在內只有9人,人才厚度與結構尚顯單薄。在葉江川看來,職業(yè)人才厚度要依托于國象群眾基礎的夯實。可喜的是,國象進校園和市場化推廣的步伐正在加快。正如葉江川所言,“如果更多孩子愛上國際象棋,相信會有更多的尖子涌現(xiàn)。”
在去年奧賽僅獲第十三名后,有人曾擔心中國男隊會不會曇花一現(xiàn),但小伙子們用令人驚艷的表現(xiàn),證明了他們不僅不服輸,而且一直在進步。如果說,當年中國女隊用奧賽“四連霸”豎起了中國國象突圍的旗幟,那么如今中國男隊實現(xiàn)四年三冠,代表著一股撼動世界棋壇格局的中國力量。
當初的國象“四步走”戰(zhàn)略,經(jīng)過幾十年勵精圖治,已經(jīng)奪得女子棋后、女子團體和男子團體冠軍,男子棋王是最后一座需要跨越的高峰。“我們的路還很長,希望有一天中國隊能完全超過俄羅斯隊和美國隊。這是我最大的夢想。”23歲的余泱漪說。記者 鄭 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