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看京,亚洲国产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久,久草麻豆福利视频,aⅴ天堂av电影亚洲av

您的位置:首頁 > 教育頻道 >

自創(chuàng)兔子漫畫評語 成都這位語文老師好有愛

來源: 成都商報 時間: 2018-04-17 18:00:03

自創(chuàng)兔子漫畫評語 成都這位女老師好有愛

姚勤用自創(chuàng)的兔子漫畫與孩子們形成有效溝通

學拼音、組詞、寫成語……這些知識點都是小學生的必修技能,但往往總有些“機智寶寶”的天馬行空的組詞令人哭笑不得,這樣的畫風,在成都天府新區(qū)西寺小學同樣得到了延續(xù)。

不過,這所學校四年級有位語文老師,早已經(jīng)看穿這一切,其用自創(chuàng)加手繪的兔子漫畫,與小朋友們“斗智斗勇”,并且成功將這群小朋友“拿下”。如今,在這個班上,但凡拿到老師手繪漫畫好評者,必將得到眾人羨煞的目光,成為當日大伙課間時間談論的焦點。

有趣

作業(yè)完成得好與不好

一張手繪漫畫告訴你

“優(yōu)”“良”“差”或者“A”“B”“C”這些符號代表著作業(yè)的好與不好,即便是門門都是“優(yōu)”或“A”看多了也會乏味,要是遇上小朋友詞組得過于“夸張”,老師一個差評寫在本子上,家長和娃娃看了都傷心。

基于這樣的考量,天府新區(qū)西寺小學四年級老師姚勤自創(chuàng)漫畫式評語,贏得了娃娃和家長的芳心。在孩子們的作業(yè)本上,一只只手繪漫畫兔子,就是姚老師給孩子們當日作業(yè)情況的評語,漫畫兔的表情多種多樣,時而呆萌可愛,時而也會怒火中燒。例如,題目要求學生寫出幾個包含“手”字的成語,結果也不知道是哪位小馬虎,默默的寫上了“出手、高手、下手……”隨后,姚老師毫不客氣地送上了一只憤怒的兔子,并配上文字“寫成語!誰讓你組詞的?”

老師另類評論,有時還會遇到挑戰(zhàn)她的學生,兩人用同樣的方式進行對話,討論完學習,話題還會轉移到近期小情緒上??傊?,在這里,沒有一張漫畫解決不了的問題,如果有,那么就畫兩張。

類似的漫畫評語還有很多,久而久之,學生們也給姚老師取了不少愛稱,如兔子老師或長耳朵的姚老師,以表達對姚老師的喜愛。

老師

遵循成長特點

搭建溝通平臺

姚勤告訴記者,自己有一定的繪畫基礎,而與孩子們在評語上互動的漫畫兔實際上也是自己的自畫像,從一年級開始,她就用類似方式與孩子們進行交流,“單純的文字評語對一年級的孩子而言顯得有些枯燥,我想到了用漫畫的形式吸引他們,讓孩子們更有興趣地去翻看自己的作業(yè),同時,隨著年級增長,我會在漫畫中增加文字,用孩子們容易接受的方式進行交流”。

姚老師介紹,畫一只兔子耗時在10余秒左右,為了保證批改作業(yè)的效率,并不是每次都給每一位學生用這樣的方式進行評語,“有的孩子作業(yè)完成得比較好,那我會給孩子畫上一只可愛的兔子進行獎勵,如果作業(yè)比較差,我會送上一只憤怒的兔子,具體也是視情況而定,還是會做到讓每位學生都擁有一只老師送的可愛的漫畫兔子。”她坦言,類似的方式在孩子們中也形成了一個良好的互動,除了在作業(yè)上的交流外,平日里,有些不善言辭的孩子還會通過漫畫的形式與自己進行溝通交流。

姚老師說,低年級的學生有時在進行文字組詞時,會有一些奇怪的詞語產生,時常也會弄得她哭笑不得,“將評語轉化成漫畫的形式表達,在這個過程中,我內心也平復了不少,比起單純地批評孩子做得不好,我覺得這樣的方式更容易讓孩子接受,同時也有效調節(jié)了老師的情緒。”

家長

提升孩子興趣

形成良性互動

姚老師的漫畫評語到底有多火,除了小朋友們喜歡,就連家長們都是贊不絕口。朵朵媽媽廖女士告訴記者,姚老師用漫畫兔的方式替代傳統(tǒng)的評語很有意思,不僅孩子喜歡,就連她自己都覺得趣味十足,“孩子特別期待拿到作業(yè)本時能見到老師畫的呆萌可愛兔,在孩子看來,這就是老師給的一個鼓勵,也激勵著她做得更好”。

在采訪中,研欣媽媽也是對姚老師的另類評語表示很認可,她提到,老師打破了常規(guī)的評語,以一種新穎的模式寫評語,不僅提升了孩子的興趣,同時,也讓師生之間形成了良好的互動,“孩子對教師的喜好程度,直接影響著他們對這門學科的態(tài)度,這樣的方式真的不錯”。

提到姚老師,家瑜媽媽楊女士也是一個勁點贊,她告訴記者,自己小孩屬于文靜類型,平時就不多言多語,但姚老師用漫畫的形式寫評語,孩子很是喜歡,有時孩子也會主動用類似的方式與姚老師進行溝通,“老師的教學模式影響著孩子,孩子接受程度高,自然對學習也會更加感興趣”。

校長

創(chuàng)新值得肯定

或在全校推廣

“姚勤老師的另類評語,值得肯定。”天府新區(qū)西寺小學副校長李軍告訴記者,現(xiàn)代教育提倡多元化的評價,就姚老師而言,能將自身喜歡的漫畫用在給孩子的評語中,本就是一種創(chuàng)新,同時,也符合小朋友的心理特點,“漫畫替代了傳統(tǒng)的評語,讓孩子能夠感受到親切,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”。

他提到,姚老師的這類教育模式,實際上也是與學校“向著未來生長”的辦學理念以及“自由萌發(fā),知善行雅”的育人目標所契合,“新興的評價方式就是自由萌發(fā)的體現(xiàn),現(xiàn)代孩子與以前的孩子相比,其所生長的環(huán)境和所接觸的事物發(fā)生了變化,因此他們的對事物的認知態(tài)度和接受方式也在隨之改變,而姚老師的另類評語,貼近了孩子們的內心。”

李軍告訴記者,實際上早在孩子們一年級時,姚老師就采取了漫畫評語的方式,隨著孩子們年齡的增長,姚老師的漫畫方式也在不斷改變,“最初就是單純的漫畫,到后來會加入文字,她根據(jù)孩子的心理年齡的變化,也做了變通,現(xiàn)在孩子處在四年級,等到五六年級時,另類的評語還得不斷優(yōu)化和改進。”目前學校將姚老師的另類評語作為一種探索,如果達到比較好的效果,將會在全校范圍內進行推廣,鼓勵教師根據(jù)孩子成長的特點進行大膽創(chuàng)新。

成都兒童團記者 許雯 圖據(jù)受訪者